中国的国际教育 到底路在何方?真是是个国际笑话吗?

新浪教育 2020-03-01 09:52:14
摘要:
昨日,一篇名为《一诺: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笑话》一文在教育友圈中迅速刷屏,标题很醒目,刺痛了很多人焦虑的神经,10万+的迅速传播,恨不得就想告诉

   昨日,一篇名为《一诺: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笑话》一文在教育友圈中迅速刷屏,标题很醒目,刺痛了很多人焦虑的神经,10万+的迅速传播,恨不得就想告诉世人,“你看吧?我说了,国际学校教育不行。都是噱头,尽糊弄人呢!”这下,没能将孩子送进国际学校的家长,估计在读了此文后,自责,愧疚的心情当即能得到极大程度释放和安慰。

500554979_wx_调整大小.jpg

  可我想问问,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的国际教育怎么就是个国际玩笑了?我当作者自己在说笑吧,之前看过作者写的好些篇文章,在我眼里能称得上是做教育事业的理想主义者,可这篇刷屏文,讲真,我觉得有些过于偏激了,有贩卖恐慌之嫌。

  结合我之前在国际学校一线教学的经验及近两年工作的一些收获,想对此文来个TOK式的批判,注意,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鼓励大家能有多一些思考,不要因为一篇文章就觉得国际学校教育是个大幌子,毕竟,还有那么多热情投身此行,兢兢业业的老师及教育管理者不是吗?国际教育在中国的路并不长,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不都在曲折中前进吗?更何况教育?

  首先,作者在标题定义上,玩得太玄乎。国际教育,在文中到底指什么?我刚开始看标题,还吓一跳,以为作者冲着国际学校来了,结果发现又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作者在中间声明“不是反对中国的国际学校”,那看来是指在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学生了。可这个界限,其实很难划分。很多在国内本土接受国际课程的孩子,有不少人会在中途(尤以初中或高中最为明显)直接转入其他国家入学,难道说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就ok,只要出去,就得一棍子打死是吗?这怎么看怎么武断,标题太容易让人误解,且概念模糊。

  其次,作者指出送出去的孩子要么抑郁症比例高,要么就是没法顺利完成学业。且不说那些数据是否准确,这里面还得考虑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呢。抑郁症比例高,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有家庭因素,有文化冲突,怎么就全都让所谓的国际教育来背锅呢?

  作者提到毕业以后,用大量人名及数据列举了印度雇员相比中国雇员在美国的辉煌发展,那我想问,为什么非得是留在美国发展才算厉害呢?为什么就不能是在国外留学回国创业的励志版本呢?你看中国当前的蓬勃经济发展,90后,00后动不动就是融资,创业大势远远碾压前辈,且不论有多少人能大浪淘金,但这种“回来”的精神本就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一种势能啊。

  如果你此时非要跟我抬杠说“那是他们在国外发展不好,才想着要回来的”,我想说,咱们视野能开阔些吗?放在十年前,我也许同意,但现在,感受一下中国的经济浪潮,不是所有人都羡慕那种“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状态了好吧?要不,我老早就留在澳洲了。中国的烟火气及活力,有时是真会让人迷恋。

  再退一万步来讲,这些印度雇员变成CEO/合伙人的年纪,文中所谓“全球最大国际教育市场”毕业的孩子,还根本未到这些印度裔职场精英的年纪啊,你总不能要求他们一毕业就登上顶峰吧,这跟揠苗助长有什么区别。

  最后,作者谈到了“到底什么才是国际化”。稍微对国际教育有些认知的人来说,国际教育现在谁还理解为只学英语啊?拿IB国际课程本身来讲,学英语只是媒介,其背后课程理念及框架设置才是真正亮点!IB学习者的十大特质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还相辅相成呢。

  文中提到了“本土国际化培养”,这个我是同意的,我周边很多同行老师及教育管理者也是赞同的啊,并且身体力行。昨天发的文章《从“大家庭”到“星巴克”,IB 50年的变与不变,下一个路口在哪里?》也提到了一些对国际教育本土化的深度思考,有很多学校甚至有自己的教育研究院或中国文化中心,来专门研究并实践如何将西方好的教育理念创新融合到中国文化中去。

  要承认的是,这些课程/项目并不能就此称为完美,仍有很多问题,如何更加系统化,而不是点到为止,跟打“游击战”似的,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除此,作者还吐槽了美国的整体中文教育,我不知道原因何在,是因为作者遇到的几位中文老师都太奇葩了吗?我订阅的几个美国中文老师开的教学方法类的公号,那写文的勤奋程度及很多教学的创新点子,我自己自认不一定比得上。放在十年前,无论是我之前工作的澳洲,还是作者提到的美国,大多数中文老师都是举家移民过去的,以福建,广东,香港,台湾为主,当地学校找不到合适老师,觉得你既然是中国人,肯定也会教中文这样子,直接拉过去教课了,管你之前是老师还是家庭主妇亦或其他工作,这样的效果,你觉得会好吗?

  可这几年,光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遍地开花,势头汹涌,虽遭到了一些国家的保守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群经过专业培训再外派到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老师大大提高了中文在其他国家的整体教学素质。怎么在作者笔下,就变成无力吐槽了呢?这让辛苦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情何以堪?

  中国的国际教育需要反思,需要更多的本土化,但那群在海外开疆僻壤的中文老师,他们带去的也有我们的教育及文化,这是否也能算另一种国际教育呢?

  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不偏向哪个,哪个对孩子好,我们就用哪个。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的就一定好,别人的就一定不好。完全排斥,或者干脆拿来主义,都不可取。

  我们拥抱国际教育,这个“国际”,有我们嫁接其他国家的,也更应该有我们可以带出国门的教育。你说呢?